八六中文网 > 都市言情 > 燕京小厨娘 > 章节目录 第176章 杂粮煎饼

章节目录 第176章 杂粮煎饼

作品:《燕京小厨娘

    乾清宫中,暮色宛如雾气般逐渐弥漫上来,房内的光线已经变得暗淡,宫门却对外紧闭,无人敢进来掌灯。

    祁瞻独自坐在书桌前,看着刚刚草拟完的封王诏书。

    此次封王,他把除了太子之外的所有成年皇子都赐了封号和封地,他缓缓抬起手,将手掌放在那一摞诏书上,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。

    这时他想起顾南箫说的那句话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,便彻底下定了决心。

    太子顾念手足之情,日后定然不忍心让弟弟们离开京城,不如趁他还康健的时候,早早替太子铲除后患。

    想通了这一点,祁瞻觉得郁结几日的心胸都顺畅了几分。

    他把诏书放在案角上,正要重新提笔,却听见宫门吱呀一声打开了。

    祁瞻没有抬头,只听见一阵细微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他不禁皱眉,沉声道:“朕不是说了,不许任何人进来吗?”

    就听见面前响起扑通跪地的声音,一个内侍战战兢兢地说道:“启禀皇上,太后娘娘着人来送饭菜,让皇上您好歹吃几口……”

    这宫中唯一能不顾皇上命令,替他做主的人,也就只有太后了,连祁瞻也拿这位老母亲没办法。

    祁瞻知道自己两日来几乎不进饮食,的确让太后着急了,只得忍着气恼放下笔。

    “罢了罢了,端上来吧。”

    反正御膳房成日里做来做去就是那些东西,别说他现在病着没胃口,就算没生病,他也早就吃腻了。

    众人知道祁瞻心情极差,谁都不敢多说,连忙将托盘里的饭菜摆在祁瞻面前。

    还没等祁瞻看清眼前是什么菜肴,最先闻到的就是一股酸酸甜甜的香气。

    这香味十分独特,即使是他也从未闻过,只觉得这菜色异香扑鼻,却又不是寻常的糖与醋调制而成的,而是充满了自然的芬香气息,让人一闻便觉得神清气爽。

    祁瞻不由得来了兴趣,他垂眸一看,只见眼前是一个椭圆形的白玉瓷盘,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只整鸭,鸭肉先是被切成了寸许长的小块,再按照原来的形状重新摆放,碎而不裂,既方便夹取,摆盘又十分好看。

    肉块呈深红色,上面淋着浓稠的汤汁,像是给鸭肉镀了一层莹润的亮光,看起来赏心悦目,令人无法自拔。

    御膳房成日换着花样地给他做各种菜色,鸭肉几乎每天都有,可是这样的做法却是第一次见。

    下意识地,他居然咽了一下口水。

    那股奇异的酸香味毫不留情地冲击着他的鼻腔,让人忍不住口水泛滥。

    连续两日不曾好好吃饭的肚子,此刻竟然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咕咕声。

    祁瞻掩饰地清了清嗓子,盖住肚子逐渐响起来的轰鸣声,赶紧拿起了筷子。

    第一口咬下去,柔韧的外皮包裹着鲜嫩的鸭肉,这口感便令他惊艳无比。

    尤其这紧随而来的酸甜的梅子味,仿佛先锋军一般打开了

    喉咙的通道,所向披靡地朝他的味蕾发动进攻。

    原本气鼓凝滞的脾胃,这会儿似乎纷纷苏醒,一寸寸空了下去,只求能被美味的食物填满。

    第一口还没完全咽下,祁瞻的筷子已经不听使唤地伸向了下一块。

    皮脂香腻,肉块肥嫩,连鸭骨的每一丝缝隙都被这酸梅的气味填满,让他吃得欲罢不能。

    直到吃了半只鸭子,祁瞻才停下了筷子。

    从小他就被教导,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吃得超过三块,免得被有心人揣测到帝王的喜好。

    他可是一代名君,自然不能纵口腹之欲。

    可是眼前这道菜,他却足足吃了一多半!

    祁瞻还想再吃,可是理智却死死劝住了他。

    要是被底下人知道他一顿就吃了一整只鸭子,只怕明天开始,他的御膳就会摆满了鸭子!

    祁瞻无奈地放下了筷子,拿起手旁的茶盏漱口,企图能冲淡他对这道酸梅鸭的渴望。

    挥手命人撤下眼前的菜肴,他才想起一件事。

    “这道菜是谁做的?传朕的旨意,重赏。()”

    能有此等手艺的人,只怕御膳房里也是寥寥无几,看在那人如此用心的份上,厚赏也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内侍连忙跪下,说道:“回皇上的话,这道菜是太后传了南华楼梅姑娘入宫,特意做给皇上吃的。▋()『来[]♂看最新章节♂完整章节』()”

    “南华楼的梅姑娘?”祁瞻略一思索,便想起来了,“做芥末虾的那个小厨娘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她!”祁瞻不由得来了兴趣,道,“传她进来。”

    很快,梅娘就被一个小内侍带进了宫。

    给天子做菜就是规矩太多,她在慈宁宫做完了菜,太后生怕出事,硬是派了一队的人保护她,让她亲自捧着菜送到乾清宫。

    到了乾清宫也不能走,要在宫外候着,等皇上吃完才行。

    还好她就在乾清宫外,要不然皇上传她,她又要再跑一趟。

    梅娘进了宫,规规矩矩地给祁瞻行礼。

    “民女武梅娘,拜见皇上,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祁瞻终于吃了顿饱饭,这会儿心情正好。

    “这酸梅鸭是你做的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“用酸梅做菜,你是怎么想到的?”

    他不是没吃过酸梅,可最多时令的时候吃个新鲜,或是暑天的时候喝些解渴,一直觉得这东西就是个果子,讲究点的话就做个饮品,却不曾想过这酸梅也能做菜。

    梅娘垂首答道:“回皇上的话,近日天气转热,民女办的酒楼里的客人多数觉得吃饭没胃口,点鸡鸭鱼肉的客人明显减少,酸梅汤却成日供不应求,正好民女一个徒弟喜欢研究药膳,我们就试着用酸梅做菜,除了这酸梅鸭,另有酸梅烧鱼,酸梅炒菜,酸梅炖肉……”

    只听这些名字,祁瞻都觉得口齿泛津。

    “难为你们用心,肯如此钻研菜谱,如此一来,百姓们就有口

    ()    福了。()”祁瞻笑着点点头,说道,“你进宫做菜也不容易,说说看,想要什么赏赐??[()]?『来[]♂看最新章节♂完整章节』()”

    梅娘连忙跪下,说道:“民女不敢要什么赏赐,只求皇上龙体安康,就是百姓之福了。”

    一句话说的祁瞻心情大好,笑道:“你虽然不敢要,朕却不能不赏,这样吧,朕给你题一块匾额,就算是答谢你这一饭之恩了。”

    梅娘磕头谢恩,便随着内侍退出了宫。

    能得到御笔亲题的匾额,梅娘的心情也好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可是能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好东西!

    梅娘圆满完成任务,随着宫女回到慈宁宫。

    太后早已得了消息,这会儿正喜笑颜开。

    “哀家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,好孩子,来哀家身边坐。”

    梅娘行过礼,走到太后身边的锦凳坐下。

    太后亲自握住她的手,问起那酸梅鸭的做法,梅娘并不藏私,一五一十地讲给太后听。

    见她行事大方,为人妥帖,太后看她越发满意。

    “你这次立下大功,想要什么赏赐?”

    梅娘忙道:“皇上已经说过要赏民女一块匾额,娘娘若是再赏赐,民女实在是当不起这样的厚恩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赏的是皇上的,哀家赏的是哀家的,那怎么能一样?”太后想了想,笑道,“要不然,哀家赏你一桩婚事如何?”

    没想到太后忽然说出这句话,梅娘顿时闹了个大红脸。

    见她羞怯不言,太后越发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罢了罢了,不逗你了,来人,去开了哀家的库房,哀家要亲自带梅姑娘选首饰和料子。”

    梅娘想开口回绝,却被太后不由分说地拉起就走。

    “就当是哀家提前替你攒嫁妆了,你可不许推辞!”

    梅娘拗不过,只好跟着太后去了。

    慈宁宫的库房高大宽敞,里面又隔出无数房间,不知都放了什么,一眼望去都看不到头。

    等宫女们捧着绸缎首饰等物一排排走出来,梅娘更是看得眼花缭乱。

    “太后,这实在是太多了……”

    太后随手翻开一个锦盒,里面的赤金红宝头面金光灿烂,璀璨夺目,晃得梅娘几乎睁不开眼睛。

    “哀家老了,这些颜色新鲜的首饰绸缎,留着也用不着,还不如赏了你们这些年轻姑娘,多做几身好看的衣裳,哀家看着也高兴。”

    见梅娘踟蹰不前,太后索性直接替她做了主。

    “将那云光锦、笼月纱、妆花缎、遍地金这些料子,捡那大红、珊瑚粉、秋香、葱绿、水蓝这些新鲜颜色的,每样装十匹。红绿宝石、猫眼玛瑙这些拣好的一样装一匣子,各色头面每样十套……”

    “把放着珊瑚盆景的房间开了,端二十盆五尺以上的,给梅姑娘放箱子里……”

    “放插屏那屋子也打开,哀家记得过年时候得了几个螺钿花鸟的,正适合给梅姑娘摆着玩……”

    眼看着一盒盒一箱箱的东西

    ()    搬出去(),梅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知道的说是太后给她赏赐?()『来[]♀看最新章节♀完整章节』(),不知道的,还以为太后给她办嫁妆。

    想到方才太后说的婚事,梅娘又是不安又是期待。

    看太后的意思,是不是不会反对她跟顾南箫在一起?

    如果是这样,那她就能放一半的心了。

    梅娘胡思乱想着,忽然发现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。

    她连忙上前说道:“民女多谢娘娘厚爱,只是这会儿天色已晚,民女还是先出宫了。”

    太后选得意犹未尽,几乎忘了时辰。

    被梅娘这么一提醒,她才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“怎么这么快就天黑了,那哀家就不留你了,来人,把东西装上,送梅姑娘回去。”

    库房内外又是一番忙乱,太后亲眼看着宫女们将东西一样不落地放好,这才带着梅娘出去。

    才走了几步,就见一个小内侍飞一般地从宫门外跑了进来。

    看到太后和梅娘,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太后面前。

    “启禀娘娘,方才奴才去宫门处传车,守门的侍卫说四面宫门全都落锁了,任何人不得出宫!”

    太后一怔,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滴漏。

    “怎么才天黑就落锁了?”

    “奴才不知。”内侍想了想,又说道,“不过奴才一路回来,都没看到什么人,路过的宫殿也都落了锁,连灯笼都没挂。”

    天黑了却不挂灯笼,也没有人来人往,虽然四处都是一片宁静,太后却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。

    她转过头看向梅娘,温言道:“无妨,是哀家忘了时辰,倒耽搁了你出宫,你就留在宫里宿一夜吧。”

    事已至此,梅娘只好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太后看重梅娘,宫人们自然也待她十分殷勤,不等太后吩咐,就有人收拾出了房间,里面的被褥衣裳盆桶摆设一概都是崭新的,连胭脂水粉也一样不落,不过片刻功夫就收拾好了。

    太后费了这半日的神,颇有些困倦,只是还记挂着方才的异常,便吩咐宫人出去打探消息。

    可出去打听消息的几拨宫人却如同泥牛入海,离开慈宁宫就一直没有回来。

    太后实在抵不住困意,就先去睡了。

    梅娘第一次在宫中过夜,颇有些不习惯,只卸了簪环,便合衣卧在床榻上。

    窗外的灯笼散发着朦胧的光芒,屋内燃着不知什么名字的香,明明是该昏昏欲睡的时辰,她却怎么也睡不着。

    不知道这会儿顾南箫会在哪里,是在宫里还是宫外?

    跟宁静的慈宁宫相比,乾清宫却是另一番情形。

    祁瞻操心了一整天,吃过饭后心情反倒好了些,喝了太医呈上的汤药,便早早上榻休息了。

    睡眼朦胧中,他听到宫门打开的声音,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。

    祁瞻以为是内侍进来盖灯,便翻了个身,准备继续入睡。

    却听那脚步声径直来到了床前,一个熟悉的声

    ()    音响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父皇,这会儿可好些了?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声音,祁瞻立刻清醒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昊儿?”

    “是,儿臣刚听说父皇生病,特地进宫来侍疾。”

    祁瞻冷哼一声,怒道:“你还有脸来?!”

    想到自己刚刚做出的决定,祁瞻强压火气,坐起身来。

    眼前的少年身材高大,一如往日般丰神俊朗,他看着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。

    要不是想着他马上就要离开京城,祁瞻恨不能给他一巴掌。

    祁昊垂眸,眼角的余光看到桌上那墨迹新鲜的封王诏书。

    “父皇……当真要给儿臣等封王吗?”

    祁瞻唔了一声,冷冷道:“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,朕也不好更改。”

    烛火跳跃,映射出祁昊脸颊冷硬的线条。

    “不知父皇赐了哪块封地给儿臣?”

    看着曾经最疼爱,如今却即将要离去的儿子,祁瞻微微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江南富庶,又是鱼米之乡,你就去那里吧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祁昊暗暗攥紧了拳头。

    孙家将军镇守北疆,却将他送去南方,他若是离了京城,想要见祁瞻和孙皇后都不容易,更别提见到孙应奎这个舅舅和一众表兄弟了!

    祁瞻一定是故意的!

    “可是儿臣舍不得父皇,舍不得母后,那江南远在千里之外,日后儿臣想要见父皇母后一面,进京的路程都要一两个月。”他抬起头,直视着祁瞻的眼睛,“儿臣不想离开京城,请父皇成全!”

    见他居然敢违抗自己的意思,祁瞻重新燃起了怒火。

    “你大了,早就该自立门户,怎么还做小儿态?真是没出息!”

    留他在京城,指不定他还要对太子使出什么手段!

    祁瞻自己就是从不见血的刀光剑影中走出来了,又怎会给太子留下隐患?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硬下心肠,说道:“诏书明日就会昭告天下,你回去准备一下,六月之前就动身去江南吧!”

    祁昊缓缓抬起头,一双眼睛藏在烛光的暗影中,幽深莫名。

    他伫立片刻,抬起脚步走上前来。

    “儿臣……谢父皇的恩典。”

    见他低下头,一副顺从的模样,祁瞻才缓过气来,嗯了一声算是回应。

    祁昊从床榻前拿起水壶倒了一盏水,奉上前去。

    “父皇说了这会儿的话,只怕口渴了,让儿臣再伺候父皇喝一次水吧。”

    见他言辞恳切,祁瞻心里一软,由他搀扶着坐起身来。

    祁昊端着水盏,送到祁瞻唇边。

    祁瞻才张开口,祁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飞快地往他齿间塞了一颗药丸。

    那药丸只有米粒般大小,没等祁瞻反应过来,祁昊便扬起水盏,将里面的水全都灌入祁瞻口中。

    祁瞻猝不及防,只觉得一股急流冲泄而入,转眼间那药丸就

    被水流裹入腹中。

    祁昊动作又快又急,至少一半的水都洒了出来,将祁瞻的中衣前襟都淋湿了。

    祁瞻惊怒交加,重重一把推开了祁昊。

    “你做了什么!?”

    祁昊站直身体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,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弧度。

    “儿臣自然是在给父皇喂水。”

    祁瞻又不傻,这会儿捂着嗓子,干呕了几下,却怎么也吐不出来。

    “大胆的东西,你给朕喂的到底是什么?”

    祁昊拿起桌上的帕子,动作温柔地给祁瞻擦拭着胸前的水渍。

    “父皇放心,这药叫合欢散,方才父皇只吃了一粒合和丸,对父皇的龙体并没有什么害处。”

    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黝黑的玉瓶,当着祁瞻的面晃了几下。

    “只是吃了这合和丸,每七天就要吃一次这瓶中的欢喜散,若是晚吃了一个时辰,就会浑身燥热,肌肤崩裂,五脏六腑宛如火烧,要活活痛上七天七夜,等到筋骨寸寸碎裂,才能痛苦而亡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能按时服药,父皇不但不会难受,还会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,这可是儿臣特意为父皇寻来的海外秘药呢!”

    祁瞻没等听完,就已经面无人色。

    什么海外秘药,这东西听着名字就不是好东西!

    “你、你疯了!你怎么敢喂朕吃这样的药!”

    祁昊折好帕子,抬眼冷冷地看着祁瞻。

    “这话还用问吗?父皇待母后和儿臣如何,难道心里不清楚吗?”

    “不管儿臣多么孝顺,不管母后如何辛苦,不管舅舅为父皇如何拼死拼活打仗,在父皇的心里,我们都比不上李氏和太子!”

    祁瞻睚眦欲裂,又是惊又是怒。

    “你到底要做什么!?”

    祁昊走到桌旁,拿起那一叠诏书。

    “这些诏书,儿臣只当父皇没有写过,请父皇即刻下诏,立儿臣为太子,儿臣自然会将解药拿给父皇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做太子!?”

    这一刻,祁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    他瞬间忘了自己已经吃下毒药的事,厉声道:“太子名分早就定下,此事绝无可能!”

    祁昊摸了摸手上的诏书,看着祁昊笑了。

    “如果是太子暴毙呢?儿臣也是皇后嫡出,太子一死,儿臣被立为太子,也是理所当然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?太子他……”

    祁昊没有看他,而是将目光投向东宫的方向。

    “舅舅一向骁勇善战,父皇是知道的,这会儿,只怕已经送太子上了黄泉路吧。”

    祁瞻急火攻心,指着祁昊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,张了张口,终于还是直挺挺地倒在了榻上。

    祁昊看都没有看他一眼,自顾自坐在桌旁喝起茶来。

    若是祁瞻一命呜呼,那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皇上和太子同时殡天,这皇宫内外,不就是他和孙皇后说了算了吗?

    天下至高无上的那个位置,对他来说唾手可得!

    梅娘在新床上翻来覆去,直到半夜才朦胧睡去。

    正迷迷糊糊的时候,她听到窗外传来一阵阵杂乱的脚步声,伴随着努力压低却依然掩不住惶急的说话声。

    她努力睁开眼睛,看见窗外透出隐隐的红光,几个匆忙的身影从红光中奔过,夹杂着惊慌失措的叫喊声。

    梅娘一个激灵清醒过来,连忙摸索着穿好衣裳,拉开了房门。

    她走出门口,正好看到全姑姑扶着太后也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太后只穿着月白色寝衣,外头披着一件披风,显然也是从睡梦中被叫醒的。

    她看着宫院内奔跑的宫人们,问道:“出什么事了?”

    几个宫女连忙奔上前,说道:“娘娘,那边像是走水了,桂公公已经让人去打听消息了,娘娘您要不要先避一避?”

    太后皱起眉头,忽然问道:“之前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可回来了?”

    宫女们面面相觑,都从彼此脸上看到了不安。

    “回娘娘的话,都还没回来。”

    太后听了这话,眉头皱得越发紧了。

    她抬头看向天边那越来越明亮的红光,说道:“那边好像是东宫——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只听轰地一声巨响,宛如天崩地裂,几个小宫女全都吓得蹲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太后却猛然站直了身体,眼神陡然凌厉起来。

    “那是炮声!”

    什么走水,分明是炮火!

    宫里出事了!

    全姑姑回过神来,不待太后开口,立刻大声喝道:“快去关闭宫门,所有的出入口全部关严了!”

    之前出去打听消息的都是太监,慈宁宫本就宫女多,派出去十数个太监之后,余下的多是宫女和年小的内侍,听了全姑姑的话,一众人等全都慌了神,如没头苍蝇般四下奔去,有的小宫女已经吓得哭出了声。

    太后看到走过来的梅娘,微微松开眉心。

    “梅姑娘莫怕,许是宫里走了水,你去歇着吧,这里有哀家呢。”

    见她这个时候还不忘安慰自己,梅娘心里一暖,上前扶住了太后。

    “娘娘,民女不怕,就让民女陪着娘娘吧。”

    太后握住梅娘温暖干燥的手心,见她镇定自若,小手比自己还要稳,不由得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好,孩子,你留下,陪着哀家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全姑姑向梅娘投去赞赏的目光,然后看向太后。

    “娘娘,这会儿露水重,奴婢扶您进去换衣裳。”

    太后正要说话,却听见宫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,夹杂着铁甲和刀剑摩擦的铿锵声。

    太后神色一凛,目光直直地看向紧闭的宫门。

    梅娘也顺着她的视线看去,只见门缝中透出越来越明亮的火光,火光中人影攒动,脚步声到宫门口就停住了。

    “这里就是慈宁宫,兄弟们,谁能抓住老太

    后,谁就是首功!”

    一个沉沉的声音响了起来,随即便是一众兵士的起哄声。

    这慈宁宫里都是老幼妇孺,区区一道宫门,能拦得住那些气势如虹的叛军吗?

    太后勃然大怒,抓着梅娘的手陡然握紧。

    “他们是冲着哀家来的!小桂子,你去看看带头的是谁?”

    桂公公连忙答应,带着几个小太监快步去了宫门口。

    “好大的胆子!这里可是慈宁宫,敢惊扰太后娘娘,你们的脑袋不想要了吗?”

    桂公公尖声大骂道,却只换来门外那些叛军粗犷的嘲笑声。

    “没下梢的东西,也敢来骂爷爷!等爷爷打进去,头一个拿你的脑袋祭天!”

    桂公公隔着门跟外面对骂了几句,匆匆奔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娘娘,奴才不认识外面领头的人,看服饰像是城外兵营的,不过奴才看到了……”他脸色煞白,颤声说道,“奴才看到了皇后娘娘!”

    “孙靖娥?她居然敢带兵来抓哀家,真是反了天了!”

    太后惊怒交加,掀了披风就要往外走。

    几个宫女太监见状,吓得死死拦住太后。

    “娘娘,皇后敢来打慈宁宫,定是有备而来,娘娘您不能以身涉险啊!”

    “是啊,娘娘您可不能去,要是落在皇后手里,那皇上和太子可怎么办呢?”

    “请娘娘三思!”

    想起皇上和太子,太后不由得动作一顿。

    桂公公见状,连忙跪下了。

    “娘娘,奴才方才听外头的人说,慈宁宫已经被团团围住,他们定要抓住娘娘!娘娘您还是先走吧,奴才知道后院有一个狗洞——”

    桂公公的话还没说完,就被太后重重推开。

    “住口!哀家乃是靖国公府嫡长女,堂堂太后,宁死不辱!”

    让太后去钻狗洞逃命,还不如直接杀了她。

    太后将桂公公推倒在地,便不再看他一眼,转头向全姑姑喝道:“取剑来!哀家就算是死,也要拉上孙靖娥一起死!”

    全姑姑不敢违拗,果然去取了一把宝剑过来。

    太后抓过宝剑就要往外走,却不料剑身太重,她这一下居然没拿动。

    太后双手拖着沉重的宝剑,有那么一瞬间的愣怔。

    “哀家……真的老了……”

    梅娘上前帮她抬起剑,看向太后。

    “娘娘,外面叛军气势如虹,娘娘就算拿剑出去,又能杀得了几人?”

    太后手上一轻,下意识地问道:“那你说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梅娘将宝剑从她手中拿出来,递给一旁的内侍。

    “娘娘不如冷静想一想,东宫出了事,皇后却先跑到慈宁宫来,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
    太后冷哼道:“能为什么?这些年哀家管束着她,她早就心里不服,这次趁乱来找哀家,十有八九是要哀家的命!”

    梅娘垂眸说道:“民女不知道皇后

    是什么样的人,不过民女想着,宫中出事,皇后不去找皇上太子,却来抓您,想来皇上和太子那边也……”

    一句话提醒了太后,连慈宁宫都有人来打,乾清宫和东宫还能保住吗?

    “反了反了,他们这是要逼宫啊!”

    梅娘心里担心顾南箫,却还是努力逼着自己镇定下来。

    “民女想着,宫里侍卫定是都去保护皇上和太子了,一时抽不出人手来支援慈宁宫,娘娘,叛军就在门外,当务之急是,咱们得想法子自救!”

    “自救!?”

    太后看着面前这些神情惊恐,状若筛糠的小宫女小太监,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哀家这慈宁宫都是小宫女太监,门外那几个侍卫,只怕也早就没了,咱们怎么自救?”

    两扇高大沉重的宫门,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外面那些身强力壮的叛军的。

    这会儿,外头的人听不到里面的动静,就已经鼓噪起来,刀剑拍得宫门砰砰作响。

    梅娘也觉得眼前情况棘手,她略想了想,说道:“娘娘,既然皇后也来了,您不如先过去跟她说话,拖延一下时间,民女这就去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太后憋着一肚子气,正要去找孙皇后拼命,听了梅娘的话便一口应允。

    她叫宫女给自己换上一套大衣裳,亲自走到宫门处。

    “孙靖娥,你深夜闯慈宁宫,意欲何为?”

    听到太后威严苍老的声音,外面的动静不由得低了下去。

    孙靖娥本想让叛军撞开宫门,抓住太后再羞辱,没想到太后居然亲自过来了,张口就点了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眼看着叛军兵士们的目光都看向自己,孙靖娥硬着头皮走上前去。

    “儿臣只是想跟母后说说话罢了,母后,您还是把门打开吧,免得自取其辱!”

    太后多年的威压尚在,即使是孙皇后心怀怨愤,说话气势也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。

    太后气急反笑:“你大半夜带了这么多人撞哀家的宫门,就为了跟哀家说话?你真当哀家老糊涂了吗?”

    孙靖娥恼羞成怒,提高声音道:“儿臣让母后开门,也是为了给您留点体面,别给脸不要脸!”

    太后哪里会怕她,隔着门就跟她对骂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哀家看你才是给脸不要脸!当初哀家真是瞎了眼,答应皇上立你为皇后!你看看这些年后宫让你管成什么样?就算立一头猪也比你强些!”

    “身为皇后当母仪天下,你自己照照镜子,德容颜功,你有哪一样能拿得出手?哀家费尽心力教你,你反倒记恨哀家,你这个好赖不知的蠢东西,真是烂泥扶不上墙!”

    太后上了年纪,记性却好,这会儿细数孙靖娥干的那些蠢事,让那些叛军听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这些人本就是乌合之众,精锐之士都被孙应奎和祁昊带走了,枪炮等武器也都运去了东宫,剩下这些人本是派去守门和搬东西的,被孙靖娥临时调过来打慈宁宫,要不是贪图孙靖娥许诺的厚赏,谁

    会来?

    再说里面不过是个絮絮叨叨的老太太,又不会飞,他们哪里放在眼里,左右里面的人跑不掉,不如趁机先听个热闹。

    孙靖娥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笑声,脸都气红了。

    “闭嘴,你个老不死的,死到临头还敢骂本宫!等本宫砸开门,一定要杀了你!”

    在太后和全姑姑等人的高声怒骂中,孙靖娥大吼着,逼着叛军去撞宫门。

    这些人只有随身刀剑,一时仓促凑过来,没有大炮也没有弩车,不管是用身体撞,还是刀剑砍,都冲不开沉重的宫门。

    叛军们便商量着砍了树来撞,又是一阵忙乱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梅娘早就把余下的宫女太监都叫了过来,问清楚了慈宁宫都有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这里是太后居所,外有重重宫门和侍卫,宫内便没有任何武器,就算是有,也没有能打仗的兵士。

    只是太后养尊处优,多的是各种珠宝古玩,膳房里也有各种珍稀食材,另有一些宫中日常维护所需要的煤炭石灰虫药等物,其他就没什么能用的了。

    梅娘无法,只得让他们把擀面杖,菜刀,长柄锅等物拿出来防身,又搬了绳索,石块,铁钉等东西备用。

    她进了厨房,让人把各种米面油等物搬出来,几个大小炉灶全都升起火来,倒入油和水烧开。

    几个锅里才开始冒泡,一个小内侍就飞奔而来。

    “不好了不好了,那些叛军砍了树,要撞门了!”

    梅娘听了连忙叫几个内侍去搬梯子,自己则带着宫女们把锅中的油和水都用盆盛入木桶中。

    慈宁宫门外,十来个身强力壮的叛军兵士齐齐扛着树木,口中喊着号子往门上撞。

    宫门虽然厚重,被树干撞了几下也禁不住,已有了晃动的迹象。

    叛军们见状,越发卖力地撞了起来。

    不料就在这个时候,他们的头顶上哗啦啦泼下来一盆又一盆滚烫的油和沸水,将他们烫得惨叫连连,丢下树干扭头就跑。

    孙靖娥眼看成功在望,那些兵士却丢下了树干,气得连打带骂,逼着兵士继续撞门。

    被烫伤的那些人死活不肯再去,第二拨人看到他们的惨状也心生怯意,抵不过孙靖娥的怒斥,只得硬着头皮上前。

    他们想了个法子,用衣服严严实实地裹住头脸,这样如果上面再泼油泼水,也能减轻伤害。

    他们抬着树木到了宫门口,果然又来一波滚油和沸水,虽然滚油数量有限,沸水却一盆又一盆,哪怕是再厚的衣服也被开水浸透了。

    第二波进攻再次以失败告终。

    这下那些叛军再也不肯这么上前了,孙靖娥急中生智,叫人取了数十个铁锅过来,让他们顶着铁锅去撞门。

    很快铁锅就被运过来,孙靖娥命人分发下去,叛军们头上顶着铁锅,虽然脖子受点累,模样滑稽了些,可是头顶的沸水却淋不到他们了。

    叛军们大喜过望,正要一鼓作气,却见一筐又一筐的鸡

    蛋从头顶砸了下来。

    鸡蛋砰砰地砸在铁锅上,砸在地上,纷纷碎裂开来,蛋黄蛋清洒了一地。

    慈宁宫的地上之前又是水又是油,本就滑腻不堪,这会儿加上鸡蛋,地上滑得根本站不住脚,更别提使劲撞门了。

    待到他们跌倒,又是一盆盆开水滚油伺候。

    叛军们再次铩羽而归,这三次进攻失利,反而还折损了他们不少人手。

    他们气得高声怒骂,污言秽语滔滔不绝,发泄着满腔怒气。

    这慈宁宫里不过是一群小宫女太监和那个老太婆,难道他们连这些老弱妇孺都打不过吗?被人知道简直会笑掉了大牙!

    孙靖娥气得大声怒骂,一会儿骂太后老奸巨猾,使这些阴损手段,一会儿骂叛军没用,连个老太婆都抓不住。

    可是骂完了还得打,孙应奎去杀太子,祁昊负责祁瞻,把最容易攻打的慈宁宫交给了她,难道她连一个老婆子都对付不了吗?

    孙靖娥叫了一群内侍,打来一桶桶清水,把慈宁宫门口清洗干净,又给叛军们打气,说慈宁宫的油和水都有限,想必已经打了这么半夜已经没什么东西了,再说他们有铁锅护体,何惧滚油沸水?

    稍作休整之后,叛军们顶着铁锅,扛着木头再一次发起冲锋。

    孙靖娥料想得没错,慈宁宫的油已经倒没了,打水烧水也需要时间,这会儿根本来不及。

    叛军们撞了几下大门,见上面没有倒油和水下来,便觉得孙靖娥料事如神,更加卖力地撞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次,他们一定能拿下慈宁宫!

    就在宫门被撞开一条缝隙的时候,一个个沉重的匣子从天而降。

    头顶的铁锅被砸得东倒西歪,可是叛军们看到匣子碎裂后爆出的东西,顿时丢下铁锅惊喜地喊出了声。

    “金子!宝石!”

    “这是羊脂玉!”

    “祖母绿,还有猫眼!”

    一个个首饰匣子碎裂开来,在火光下熠熠生辉。

    这些兵士哪里见过这么多金银珠宝,直接就把撞门的事丢在了脑后,不顾一切地地争抢起来。

    孙靖娥气得直跺脚,骂道:“一个个眼皮子浅的,这点金银有什么好抢的?砸开慈宁宫的门,里面的金银珠宝有的是!”

    不管她怎么骂,都没人理会,连之前被烫伤的人都一瘸一拐地加入了争抢金银的大军。

    这么多金银财宝,抢几个就够他们花一辈子的了!

    跟孙靖娥口头画大饼相比,还是现在就能揣进兜的金银更实惠。

    孙靖娥怒不可遏,却无计可施,还好首饰匣子有限,他们抢了一会儿就抢光了,这才继续抬起树木砸门。

    扔出来的珠宝都有这么多,慈宁宫库房里的宝贝肯定更多!

    梅娘指挥宫女内侍们扔完了首饰匣子,又扔点心盒子,菜坛子,酒罐子,最后连砂锅铁锅和煤块石块都扔出去了。

    他们丢出去的东西越多,外面的孙靖娥和叛军们

    越是兴奋。

    连这些破烂都扔出来了,看来慈宁宫真的要弹尽粮绝了!

    这宫门很快就能撞开了!

    这些东西都扔完了,又一波开水烧好了。

    叛军们猝不及防,被一盆盆开水淋了个正着。

    跟随孙靖娥的兵士就这么多,此刻大部分都挂了彩,只能让那些伤势轻些的再次上阵。

    攻了一波又一波,他们的人都被伤了个七七八八,宫门却只撞开一条缝,叛军被里面的人惹恼了,越发拼尽全力,非要把这门撞开不可。

    里面的油已经没了,沸水刚倒了一波想必也没烧开,连坛子罐子都扔出来了,里面一定没什么办法了,这次他们连铁锅都不用,直接嗷嗷吼叫着冲了过去。

    刚冲到门口,一袋袋白色的粉末便从天上洒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石灰!石灰!”

    叛军们大叫着往后躲,可是那白色粉末轻飘飘的,沾在人身上就甩脱不掉,飘进眼睛里就刺痛无比,尤其是那些伤口沾染上石灰的,更是痛彻心扉,一时间慈宁宫门外惨叫连天。

    孙靖娥连忙叫人取油来给叛军们洗伤口洗眼睛,自己心里也发了狠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个老太婆这么顽固!

    一边命人给伤者清理石灰,她一边催促叛军继续冲。

    再等一会儿,又是开水浇头了!

    那些兵士被催得没法,只能硬着头皮上前。

    他们一脸警惕地往前走,准备一发现石灰就转身跑路。

    果然又一袋袋白色粉末落下来,吓得他们尖叫连连。

    可被沾上的人却没什么感觉,叛军首领用手蘸了一点放入口中,顿时面露喜色。

    “他们的石灰用完了,这是面粉!”

    一听首领这么说,兵士们顿时来了精神,怪叫着往前冲。

    刚到门口,又是一袋袋粉末降落。

    本以为还是面粉,没想到这次的粉末是红色的。

    “是辣椒面,辣椒面!”

    火红细腻的辣椒面漫天飞舞,落在眼睛里,伤口处,疼得人龇牙咧嘴,连眼睛都睁不开,叛军们再次铩羽而归。

    叛军首领气得哇哇大叫,顾不得尊卑,冲着孙靖娥喊道:“你不是说对付这老太婆容易得很吗?你看看,我们都伤了多少人了!”

    孙靖娥不甘示弱,骂道:“还不是你们没用,连个老东西都打不过!”

    两人对骂了几句,却都想不出办法。

    有个兵士出主意,去看看慈宁宫有什么其他出入口。

    首领连忙叫几个还能动弹的兵士去慈宁宫外围搜寻,哪怕是狗洞也不能错过。

    这么一搜还真有人发现了狗洞,只是洞口太小,一次只能容一个身材小的人通过。

    首领就让一个小个子兵士钻狗洞,想办法进去把宫门打开。

    谁知小个子才伸进去一头,就听见砰的一声响,然后就传来兵士的呼痛声。

    他们赶紧拽着小个

    子的脚将他拖回来(),再看那人已经是满头满脸的鲜血?()?[()]『来[]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』(),整个人奄奄一息。

    听那小个子断断续续的描述,狗洞门口有拿着长柄锅的内侍守着,一露头就一顿猛拍,他们要是救得再晚一点,他这条小命就交待在这儿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里面这一群老幼将慈宁宫守得固若金汤,连孙靖娥听了都没了其他法子,只能逼着叛军继续往前冲,准备用车轮战术耗死慈宁宫的人。

    他们料想得没有错,这次他们再冲上去,只有一袋袋面粉倒出来了。

    面粉漫天飘洒,落在身上不痛不痒的,叛军压根就没当回事。

    眼看着宫内那些人已经没了东西,也没了法子,叛军们再次鼓足士气,一股脑扑了过去。

    就听空中传来咝咝的燃烧声响,一个点燃的爆竹飞落在面粉雾中,只听轰得一声巨响,一大团火光喷射而出。

    地上的坛罐碎片全都被震飞了,没头没脑地朝叛军飞去。

    一团粉雾和火光中,叛军们什么都看不见,只听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,所有人都吓得连连后退。

    “他们有大炮,快撤,撤啊!”

    谁能想到慈宁宫里居然有大炮啊!

    不管孙靖娥怎么解释,叛军们都死活不信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大炮,那爆炸声是怎么回事?他们怎么会被炸得头破血流?

    这一声天崩地裂的爆炸声之后,不管孙靖娥怎么骂,怎么劝,叛军们都不肯再去撞门了。

    之前的滚油沸水不过是受点伤,这大炮可是要命的玩意!

    兜里揣着那么多金银,他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呢,谁肯玩命?

    就在外面僵持的时候,慈宁宫里也是一片东倒西歪。

    所有能用的东西都扔出去了,除了锅里还在烧的水,她们是真的没有任何东西能用了。

    梅娘指挥了半夜,这会儿也是精疲力尽。

    天边已经泛起了微弱的光芒,梅娘一遍遍跟太后说,也是一遍遍给自己打气。

    “娘娘,咱们已经支撑了半夜了,支援很快就会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她坚信,哪怕是皇上和太子无暇管太后,顾南箫也一定会来救她的。

    如果他不来,那只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他已经不在了。

    如果他不在了,她独个儿活着,也没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想通了这一点,梅娘反而释然了。

    她抓着门框,撑着自己站起来。

    “我再去看看还有什么能用的。”

    在她的指挥下,慈宁宫居然坚守了大半夜,这会儿宫女和内侍们对她都是满心敬佩。

    听她这么说,几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宫女也要站起来去帮忙。

    可是她们才站起一半的身子,就纷纷倒了下去。

    经过大半夜马不停蹄的紧张奔波,所有人都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,两眼发黑,别说去搬东西防守,只怕起身都困难了。

    全姑姑见状,连忙说道:“你们快去吃些东西,梅姑

    ()    娘,你也赶紧吃几块糕点垫垫肚子,要不然可没力气!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梅娘和宫女们面面相觑,都是一脸苦笑。

    “全姑姑,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扔出去了,别说糕点,连油和面粉都没有了!”

    全姑姑闻言一愣:“这可怎么办?”

    没吃没喝的,就算叛军不来攻门,他们也要饿死在这里了呀!

    一个小宫女怯生生拿出一个口袋来,说道:“我这里还有点杂粮面,梅姑娘刚才说用不上,要不咱们煮点杂粮糊糊吃吧。”

    刚才大家一起搬面粉,因为这杂粮面质地粗糙,不如白面细腻,所以梅娘在设计粉尘爆炸的时候,就随口告诉小宫女说这杂粮面用不上。

    现在偌大一个慈宁宫,竟然只剩下这点杂粮面了。

    宫女内侍们本就人心惶惶,这会儿听说慈宁宫中粮米无存,只怕叛军再来打一次,他们就要没命了,都吓得浑身发抖。

    “什么都没有了,外头再打过来可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呜呜,我们就要死了……我好饿,我们会不会变成饿死鬼?”

    “听说饿死鬼最惨了,肚子像山那么大那么空,却什么都吃不到,永远都吃不饱……”

    听着小宫女小内侍们恐惧的哭声,太后不由得脸色一沉。

    “怕什么?就算死,你们也是跟哀家死在一起,难不成还折辱了你们?”

    被太后骂了几句,哭声逐渐变得压抑。

    梅娘见众人士气低迷,外面叛军还不知什么时候会打进来,勉强笑着说道:“不是还有杂粮面吗?有我在,不会让你们当饿死鬼的。”

    她撑着站起身,从那小宫女手中拿过杂粮面。

    “不想挨饿,就过来帮忙。”

    果然有几个害怕当饿死鬼的小宫女站起身,跟着她走到了厨房。

    梅娘让她们生火,打水,洗菜,在她平静的声音中,大家都逐渐镇定下来,努力专注于眼前的事。

    杂粮面和水搅拌成面糊,放在一旁备用。

    锅是早已没有的了,梅娘让她们从柜门上拆了块尺许见方的铁板,直接放在炉灶上。

    舀一勺面糊,倒在铁板上,刮开,让面糊均匀地摊开。

    鸡蛋也是没有的,梅娘拿过一个破碗,把里面余下的酱用水稀释一下,刷在煎饼上。

    再将各种青菜切成碎末,卷入饼中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一张没有鸡蛋也没有薄脆的杂粮煎饼就做好了。!

    </div>

    <script>_ad_hf();</script>

 推荐阅读:宦海(科举) 绝品小农民 赵小刚宋雨晴 总裁独宠亲亲我的小宝贝 恰似爱如潮 纵情乡野 小村韵事 神级龙卫